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全解析!
文 本 目 录
-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
- 实验室施工标准规范
-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有哪些
-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标准
- 实验室装修技术要求
- 实验室装修设计方案内容
- 实验室装饰装修规范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
一、功能性要求
1. 实验室布局要合理,符合各项实验工作的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实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 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要符合实验需求,并且要有良好的操作性和维护性。
3. 实验室的空间要充足,能够满足实验人员的工作需求和个人空间需求。
4. 实验室的采光要充足,空气要流通,避免潮湿和霉变。
二、安全要求
1. 实验室的装修材料要符合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要求。
2. 实验室内的电器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避免漏电、短路等事故。
3. 实验室要有合理的逃生路线和紧急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4. 实验室要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和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等事故发生时及时处理。
三、环保要求
1. 实验室内的有害物质要有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措施,避免对实验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
2. 实验室的废弃物要分类处理,可回收利用的要进行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实验室的采光要充足,能够满足实验人员的工作需求和个人空间需求。
4. 实验室的噪音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实验人员造成干扰和伤害。
![]() |
实验室施工标准规范
据科实验室设计技术团队了解,现在大家对实验室设计环节越来越重视了呢,毕竟解决了顶层设计问题,实验室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那么,实验室设计究竟应该遵循哪些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呢?今天科实验室设计师为大家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希望为您的实验室设计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国际规范与标准
ABSA美国生物安全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ACGIH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AIA美国建筑师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ANSI美国标准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ASHE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相关设计要求
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NFPA美国防火协会相关设计要求
NIH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相关设计要求
NRC美国核控委员会相关设计要求
SEFA美国科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家具协会
世界卫生组织(WT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美国CDC/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
美国建筑师协会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规划设计手册
中国规范与标准
GB 4962-2008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9-2001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30-2013氧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057-201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4925-2010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 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G8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50029-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991-2014埋地钢质管道直流干扰防护技术标准
GB 16895.6--2000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
GB 16895.29-2008建筑物电气装置第7-713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GB 50881-201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JGJ 91-1993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JBJ/T 33-1999机械工厂中央实验室设计规范
GBJ 133-19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JB/T 6412-1999排风柜
JG/T 222-2007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
ISO/IEC17025及其有益补充
![]() |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有哪些
一、合理设计实验室水路
1、上水管采用DG15PP材料、PVC材料、开泰管等,水压不小于2.5兆帕,下水采用管DG50 PP材料、PVC、陶瓷,最小坡度不小于5度,下水设U形反水弯,上下水管路材料不宜采用金属。铺设到室外管道另议。
2、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液体,要设计二次蓄水装置,待消毒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3、实验室下水管路应设计独立回路,不宜与卫生间等其它下水道连通。
二、合理设计实验室电路
1、中国电压标准,交流三相五线制电源380V,50HZ,(红色A、绿色B、黄色C、黑色0、双色保护地)。交流单相三线制电源220V,50HZ,(红色火、黑色0、双色保护地)。
2、合理设计实验室电气,布置线路电线采用铜芯BVR、BV,电线直径、开关大小按照用电容量计算。
3、较大负荷用电器单独设回路,并设计相应自动保护开关。
4、贵重仪器、精密仪器电源,设计交流稳压装置或设隔离电源,以确保仪器安全可靠运行。
5、全部插座,用电器外壳都要良好接地,确保人身安全。
6、合理设计空调、照明。合理设计电加热装置,达到安全可靠使用目的。
三、合理设计实验室气路
1、为确保安全,实验用各种气体,有条件应远离工作点设计具有防爆性能的房间作为气体室存放,否则需设置带有全自动报警功能的气瓶安全柜存放。 2、实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应设计负压排气系统,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不在室内泄露。
3、按照房间大小比例设计相应数量带逆风阀的换气扇,使空气流通顺畅,保持清洁。
4、每个房间都要设计带有过滤装置的通气孔,如果是带有室内走廊的房间也可在门窗上设百叶窗,尺寸按照排气量比例关系计算。
四、合理设计实验室排风
1、排风系统工程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通风柜的效果好坏主要在于排风系统设计。
2、排风管的材料首选为FRP无机树脂材料,也可用PVC材料或PP材料风管内壁应制做粗糙面,可减少风流噪声,采用圆形或巨型均可,直径250—500mm,按照排风量要求确定尺寸。
3、FRP防腐风机种类确定:
(1)轴流风机、单台通风柜,单原子吸收罩较小风量采用。
(2)斜流风机、双台通风柜,双原子吸收罩,略大风量采用。
(3)离心风机、多台通风柜或需要排风量较大时采用。
(4)屋顶风机(同上)均可选择。
4、防腐风机应安装在室外屋顶,出风口设防雨、鸟罩,还需减振器、逆风阀、消音器。
5、如果实验室是空调房间安装通风柜,应合理设计补风装置,以避免浪费能源。
![]() |
实验室装修设计要求标准
实验室建设的装饰装修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安全性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装饰装修标准,供大家参考:
安全标准:验室的装修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包括防火、防潮、防尘、防震等。使用防火材料、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安装消防设施、安全警报系统,地面、墙面和天花板满足耐腐蚀、防火、防潮的要求。
功能标准:实验室的地面平整、干净且易于清洁打扫。实验室家具和设备要有足够的承重,满足实验流程的布局,通风和排气系统、水路系统根据需求合理设计。
环保标准:装修材料要环保,减少浪费和污染。
功能布局:根据实验室的功能需求进行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实验室内部的家具和设备布局,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安全通道。
洁净度要求: 对于需要控制洁净度的实验室(如生物安全实验室),装修材料和施工工艺应满足洁净室的要求。
美观性:实验室装修设计应考虑色彩搭配、空间转换,整体搭配要尽可能的和谐统一。
特殊需求:对于特定类型的实验室,如生物安全实验室、放射性实验室,装修设计还需满足特殊的安全和防护要求。
参考以上这些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时还需要咨询专业的建设单位,确保所有的建设都合法合规,顺利进行。
![]() |
实验室装修技术要求
BSL-实验室装修施工要求
1.实验室(含缓冲间)围护结构内表面必须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消毒清洁。所有缝隙必须加以可靠密封。
2.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均可自动关闭。
3.除观察窗外,不得设置任何窗户。观察窗必须为密封结构,所用玻璃为不碎玻璃。
4.地面应无渗漏,光洁但不滑。不得使用地砖和水磨石等有缝隙地面。
5.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施工时应防止昆虫和老鼠钻进墙脚。
![]() |
实验室装修设计方案内容
流程设计与平面布局设计相互影响和制约,两者要做到有机结合。
实验室
1.家具系统设计
家具系统设计不是简单的家具摆放,除了考虑家具数量.材质.强度.色彩等是否满足需求以外,更需要考虑家具系统在其它方面对实验室建设品质的影响。
2.给排水设计
给水系统包括冷水.热水.纯水.去离子水等,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实验室排水。
给排水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水量.水压.用水点数量.管材材质.楼层面积.灵活性等多方面因素。如实验废水排水.成分复杂,需要结合实验类型,根据实验废水成分不同选择不同的排水管材质以及设置废液收集处理装置,防止排水管路出现“溶漏”现象。
3.强弱电设计
4.集中供气设计
实验室根据其实验仪器和内容的不同,经常会使用不同种类的气体,有时可达数十种之多,因此气瓶的使用一直是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气体的种类.用量.用气点使用情况,并结合实验楼自身构造及相关规范进行布置。
5.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系统是实验室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实验人员健康,也间接影响实验准确性。通风不畅导致诸多问题。
通风系统由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组成,经过精确自控控制系统保持实验室微负压状态,同时防止各房间气流交叉污染或干扰。通风系统设计需要从换气次数.风量.气流组织.节能.自控.材质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6.自控系统设计
实验室自控系统是以上所有专业的“神经中枢”,控制着不同机组设备的启停与系统间的联动,保障实验环境的协调.舒适.安全.节能。优秀的自
控设计是实验室先进与否的分水岭,相反地,实验室往往出现诸多的功能系统问题。
7.装饰装修设计
实验建筑有其特有的内部环境特点,实验室既是工作的地方,也是实验人员生活的地方,其装饰设计应有实验室特征,并区别于传统的办公装饰装修。
因此,在现代实验建筑中,建设单位越来越重视实验室装饰装修的专业性设计。
![]() |
实验室装饰装修规范
1.内部墙。
(1).实验动物设施内的墙面应采易平整、防潮、无吸水、防撞击、无缝隙的隔间建筑材料。所述的与门框、天花、地面连接处应采用能施作成平整的接缝材进行密合。
(2).表面涂料则应采耐清洁、能承受高压冲洗的消毒剂者。容易受到搬运笼架、推车等设备撞击部位的墙壁及凸起的墙角,应适当加加强防撞板。
(3).墙壁暴露管道、风道或其他线路不适当,因为表面不易清理。
2.地面。
(1).基本上,实验动物设施的地面建筑材料应多要求防潮、不吸收化学物质、耐重压、平整等。普通实验动物设施的地面多为一体成型或接合点较少的建材,如:高分子聚酯材料、高硬度混凝土接合剂、含橡胶成份之聚合物等。正确的施工法当然也是保证地面达到要求的另一个因素。
(2).对于常湿或有栏饲动物(例如经济动物)的区域地面应较粗糙,以避免工作人员或动物滑倒;不得采用此类区域内的地面材料,如粪、尿等排泄物或其他生物物质产生化学作用;且应是能够抗热水或清洁剂侵蚀者。
(3).如果地面有门坎,应采不妨碍搬运笼架、推车等设备通过者。
(4).地面和墙面的接角应考虑采用易于保持清洁的办法,如弧形接角。
3.排水:
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动物饲养室都要求具备地面排水设施,一般来说,仅饲养像小兽的饲养室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将湿吸尘器或拖把放在没有地面排水的饲养室,与适当的清洁或消毒剂配合,可以保持地清洁。
(1).放水坡:实验动物设施有地面排水的区域,地面应作泄水坡处理,使清洁后的环境湿度能迅速降低。
(2).存水弯道:排水管应设置排水弯。
(3).排水管直径:一般来说,排水管直径至少10厘米,是饲养犬、经济动物等大型动物设施的排水管口径较大。
(4).排除污物的增强型设备:为了提高排除固体污物的能力,可以考虑在排水口设计冲刷装置或其他污物处理设备。
(5).排水孔盖:实验动物设施的排水孔应加密封装置,以避免在长时间不使用时,不成为蟑螂等物的交通路径。
4.天花板。
(1).天花也应采气密、光滑、耐湿且无不平之接缝。面漆则应注意其是否耐清洁,以及消毒剂清洗。由石膏板或防火板组成的缝隙用耐洗填缝剂密封的人;或经适当修平、密封或粉刷处理的混凝土,在实验动
物设施中都是常见的建筑天花板材料。
(2).一般情况下,除非材料具有防水性,且无不平整的接合处,悬吊之轻钢天花板不适于用作实验动物设施天花板。
(3).与墙面一样,天花板下的管道不应出现明管。
5.空调系统。
动物实验室设计施工设施中,为了使饲养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等环境因子,均不随室外气候或动物的多寡与种类变化而变化,应设计可靠、易于维护且节约能源的空调设备进行人工环境控制是无法避免的。换句话说,标准化实验动物设施的空调系统主要用于恒温、湿度,以及藉换气过滤和空气过滤,以保持空气洁净度。为了能有效地控制特定品种的环境温、湿度,故将环境要求类似物种的饲养室设在同一区域,有利于空调技术人员进行设计。
(1).温度、湿度:一般来说,标准化实验动物设施所需要的空调系统应能将设计之室内温度控制在±1℃以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30-(7)0%之间。另外,HVAC只能作为大面积的温控,个别饲养室因动物多寡,或风道内空气温度的变化,使部分饲育室温度失控,故在每一饲育室内均可因动物多寡而变热,因此在每一饲育室内都可因动物多寡而改变;
(2).换气:一般说来,实验性动物设施多采用全换气空调系统,完全换气即不循环使用经排出饲养环境的空气,这是因为采用部份循环空气节约能源,通常不易确保长期低臭气与高洁净净度要求。而且,整个空调系统的换气速率需要达到10次/小时以上,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如果循环使用排出的空气,在保持空气的质和量方面,应符合第参章之推荐标准。
(3).污染控制,如空气过滤、压差等设计:在需要高度洁净的功能区房间,应采用高效能的微粒过滤器过滤进气,例如:SPF动物饲养室,试验应用免疫不全动物的操作室、外科手术区等。份间相邻的手术区、操作区、饲育区及工作区等部份区室,应具有气压差,例如:检疫区、生物危害隔离饲育与试验操作区、灵长类动物饲养区等应维持阴压状态,而手术区、SPF动物饲育区、清洁之器械储存区等应维持阴压状态。应用控制风量和风量所引起的区间大气压差,在门扇打开到关闭的短暂时间内,由于产生局部气旋乱流,可能导致污染源从阴压处向阳压处扩散,因此不应仅以压差作为控制污染之或主要策略。作为控制污染的主要方法,应采用具有生物安全性的保育柜和操作柜、有独立排风的双门缓冲空间以及其它相关设备。此外,还应根据污染源的种类、产生量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规划合适的排放处理方式。
(4).监测:定期对HVAC进行监测是必要的,能在每个饲养室进行监测。
(5).未受控制的应变设计:普通实验动物种,偶然在环境温、湿度发生短暂变化(超出了一般建议饲养这些物种的范围)时,不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剧烈变化。通常在HVAC设计时,通常会根据实验动物设施位置的气候变化,使其控制能力能够满足±(5)%的平均温、湿度误差。在出现极端异常情况时,HVAC应具备适度的温度、湿度调节,HVAC应具备适度的温度、湿度调节,以尽可能保持所需的温度、湿度,如:启动额外的空调主机、转换全换气转换成部分循环、改变换气率等常见的设计,使系统仍能暂时地以较低的输出量维持饲育室的需要,如:启动额外的空调主机、换气转换成部份循环、改变换气率等常见的设计,使系统仍能暂时地以较低的输出量维持饲育室的需求,避免室内温、湿度异常的变化。除进行具生物危害试验的隔离饲养区外,不一定要求在同一地区全部设置多套重复空调系统。另外,对于棚舍型实验动物设施,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电风扇等辅助设备,以达到暂时维持通风的目的。
标准实验动物设施的空调系统通常占设备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可达整个设施之五分之四;故对日常维修所需投入的注意,并不亚于实验动物的常规饲养工作;再者,其成本、维护与折旧之昂贵程度,远高于大型笼具清洗与机械。台湾一年四季的高温、多湿、空气质量差,实验动物设施的规划及营运人员,对此人工环境控制系统的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6.电和照明。
(1).在规划电力系统时,应注意电力系统的安全,并提供适当的照明和足够的电源插座;此外,在设计细部时,使用单位应提供特殊仪器、设备所需电源的正确安培数,以利建筑师之设计作业。
(2).为应付停电时所需的能源,应计划能够提供足够的备用电力供应系统或紧急发电机,以便在饲养室、手术室和其他功能区的关键设备,如HVAC及其辅助系统、冰柜、强制换气笼架、隔离操作箱等并不能完全停止运转。
(3).饲养室内的灯具、定时器、电灯开关、插座等应适当密封,避免蟑螂等昆虫躲藏其中。在动物设施中,常用的灯具是内藏式省电日光灯。当光照时间不变时,饲养室的照明应采用计时器控制。定时器也应包括常规检查项目,以保证其正常工作。为了保证动物和人员的安全,照明灯具应配备密封式灯罩。容易潮湿的区域,如:清洁消毒区、水生和两栖动物饲养区,所用的开关和插座要有防潮盖、断电跳脱等安全装置。
7.饲养室的门扇。
(1).开放方向:出于安全考虑,饲养室的门扇多由走廊向育婴室打开,若饲养室的门扇必须向外打开,应在饲养室与走廊之间设计缓冲空间;例如,设玄关或前室。
(2).门扇:门扇上可以设置窗口,但窗户应是气密的,并设置遮光装置,才能真正避免外界干扰并控制饲养室内的光照期。
(3).尺寸:为方便饲喂工作时,工作车与笼架等设备进出,普通饲养室门扇为宽10(5)cm、高210cm。
(4).材料及配件:为避免蟑螂等污物的进出或隐藏,门与门框应能气密且无死角。另外,门扇应选用抗撞击、防腐蚀材料。内藏式的门把比较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进出和安全,饲育室的门扇应配备门锁,并应选择门扇只在门扇侧使用钥匙,而饲养室可随时打开。另外,饲育室中的门弓器或门锁、防撞板、踢脚板、保持气密的下门坎等均是完善饲育室门扇功能时应谨慎选用的附属五金。
8.饲养室与室外相连的窗户。
有窗户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促进人道饲养环境的方法,用于灵长类、狗、经济动物或其它大型动物的饲养室。当窗户影响到室温和光照的恒定,进而造成实验动物之生理不能持恒,或,有安全顾虑时,不应设定。
9.饲育室
(1).饲育室之大小应依拟使用的饲育笼具规格与拟放置的方法,加以订定。一般而言,制式的笼架多为长1(8)0-200cm,深度则不定,再者,笼架皆具有轮子以利推动,故可运用模块设计的观念规划饲育室大小。
(2).空调进风口与回风口在饲育室的位置与进风口的扩散装置形式,决定新鲜空气在室内的分布,进而影响换气效率,且影响笼具之放置位置,在规划时应与建筑诗友恰当之沟通。此外,回风口应具过滤网,以免动物之毛削等物进入回风管。
(3).若拟采用自动饮水系统,应在规划时即提出设计,饲育室中并不一定需要装设水槽,但若拟装设,则应妥善规划其在饲育室中的位置,再者,水槽之排水管应不落地而应由墙内排出。
(4).有些饲育笼具需要电源,故应规划插座于恰当之位置,且明确告知水电技师所需电源之伏特数与安培数。
10.走廊
(1).饲养室的大小应根据拟使用的饲养笼规格和拟放置的方法进行定义。一般来说,标准笼大多长1(((8)))0-200cm,深度不确定。而且笼子都有轮子推动,可以用模块设计的概念来规划饲养室的大小。
(2).空调进风口和回风口在饲养室的位置和进风口的扩散装置的形式决定了新鲜空气在室内的分布,进而影响通风效率和笼子的位置。规划时要和建筑诗人适当沟通。另外,回风口应有过滤器,以免动物毛削等物体进入回风管。
(3).如果拟采用自动饮用水系统,规划时应提出设计。饲养室不一定需要安装水槽,但如果拟安装,应妥善规划其在饲养室的位置。此外,水槽的排水管不应落地,而应从墙内排出。
(4).一些饲养笼需要电源,因此应规划插座在合适的位置,并明确告知水电技术人员所需电源的伏特数和安培数。
(5).饲养室的各种其他要求请参考本节(1)-((8))。
11.清洁消毒设施。
规划一个功能齐全的共享区域作为饲养设备和饲养材料的清洗、消毒和是必要的。一般来说,该区域需要配备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和/或。因此,在规划中,应同时考虑以下因素。
(1).该区域在实验动物设施中的地理位置与饲养室、废物储存区和储存区之间的动线有关。
(2).为了方便进出,门应该足够宽。
(3).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清洗和清洗,以及机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4).适当安全的垫料丢弃和笼子清洗前的工作程序。
(5).将动物和笼子设备分开在清洁区和待清洁区之间。
(6).适当处理必要的隔热墙和天花板。
(7).适当降低噪音。
(8).设计足够的冷、热水和蒸汽管道及来源、地面排水系统及电源。
(9).通风(排气)设备还包括清洗、消毒和机械中需要排除的蒸汽和/或其他气体的排气设备。
12.储藏区域
(1).应规划足够的空间来存放设备、消耗品、饲料、垫料和各种废弃物。如果日常运营所需物品的供应来源稳定,则无需预留过大的储存空间。
(2).饲料和垫料仓库应与存放有毒危险品的空间适当隔离。废弃物也应与其他物品分开存放。
(3).动物尸体和器官残骸应存放在(7)℃以下的冷藏或冷冻库中,以减缓腐烂;而且不应该和其他物品一起存放。
(4).人员和设备使用的走廊和通道不应作为存放物品的场所。
13.噪声控制。
(1).噪声控制也是实验动物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时应考虑会产生噪音的设备。例如,放置笼子清洗机械的区域应与饲养区和实验室适当隔音。一般来说,混凝土墙在隔音效果上远优于金属或石膏板
墙。在实验动物设施中,很少使用隔音材料直接涂在养殖室天花板上,因为卫生和害虫难以控制。但是,采用可清洗消毒的隔音建筑材料直接砌在墙上或天花板上是可行的。
(2).从经验可以看出,如果走廊上的门扇采用合适的隔音门或双层门缓冲空间,只要施工良好,噪音就可以通过走廊有效控制。
14.报警系统。
在规划中,还应仔细选择火灾报警、环境监测等报警系统、播音系统等设备,并适当设计安装位置,以减少对动物的干扰。对于会发出超高频声音的设备,应考虑其位置,以免干扰特定类型的动物。
![]() |
同类文章排行
- 2024-11-02 实验室设计标准是什么?
- 2024-09-15 生物安全实验室装修与设计,建设指南
- 2024-09-15 化学实验室设计方案,一文带您了解
- 2024-09-15 实验室通风设计规范,详解分析
- 2024-09-15 实验室防火设计规范,详解分析
- 2024-09-15 环境实验室装修设计,一看便知
- 2024-09-15 实验室设计建设,哪几个方面值得关切
- 2024-09-05 细胞培养实验室设计,哪些要点值得关注?
- 2024-09-05 医学实验室装修设计,注意哪些方面?
- 2024-09-05 学校实验室设计装修,一文带你了解透彻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