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装修设计实验室规划建设、施工是得创实验室工程公司主要从事业务,价格实惠!

收藏本站| 关于我们| XML| 联系我们
实验室建设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7-82289886

成功案例

您只需一个电话我们将提供最合适的产品,让您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7-82289886

相关资讯

咨询热线:

027-82289886

固话:027-82289886

邮箱:46569193@qq.com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建二七工业园6栋2楼205室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范

  • 咨询热线:027-82289886
  • 产品详情

  • 联系我们

文  本  目  录

微生物实验室简介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在食品安全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评估食品的卫生安全性以及检验食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以下是关于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简要介绍:

实验室实景1
 

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范


1、JGJ91-93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

2、GB 50881-201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

3、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GB 50016-2014(2018 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GB 50352-2019《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6、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7、GB 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8、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9、GB 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10、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1、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12、GB 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13、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4、GB/19489-2008《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15、GB 14925-2010《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16、GB/T 32146.1-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17、GB/T 32146.2-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 2 部分:电气实验室》

18、GB/T 32146.3-2015《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食品实验室》

19、GB/T29475-2012《移动实验室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20、GB/T29479-2012《移动实验室通用要求》

21、GB/T29474-2012《移动实验室内部装饰材料通用技术规范》

22、GB/T33247-2016《 移动实验室供、排水系统设计指南》

2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24、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5、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6、GB24820-2009《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27、HJ865-2017《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28、GB/T31190-2014《实验室废弃化学品收集技术规范》

 

微生物实验室平面图
 

微生物实验室功能区规划


当谈及微生物实验室的功能区仪器设备清单时,我们不禁联想到这些小巧的仪器设备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科学力量。这些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承载着我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与认知,为医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坚实支撑。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微生物实验室各功能区的仪器设备面纱,看看它们是如何默默地助力科学前沿的。
1. 标本接收区仪器设备清单
在标本接收区,第一步就是设备齐全。从简单的电子称、试管架到高端的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每一样设备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台高精度的PCR仪,它如同实验室的“灵魂”,能解读微生物之谜。
2. 标本前处理区仪器设备清单
标本前处理区更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净土”,只有设备运转正常,实验结果才能准确。离不开的设备包括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而最需要留意的,莫过于实验室的“掌门人”——显微镜,透过它,科学家们能看到微生物世界的细微之处。
3. 理化室仪器设备清单
理化室堪称微生物实验室的“大杂烩”,各种仪器一应俱全。从PH计、电导率计到高端的液相色谱仪,每一样设备都在细致的化学反应中发挥着作用。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那台能快速分析物质成分的光谱仪,它如同一把解密器,为微生物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4. 无菌室仪器设备清单
无菌室更是微生物实验室的“禁地”,设备的细节至关重要。除了常见的无菌工作台、高压灭菌器外,最为关键的是那台高效的PCR扩增仪,它的存在保证了实验环境的纯净度。
5. 换鞋间仪器设备清单
换鞋间或许是微生物实验室中被忽视的地方,然而却承载着重要作用。除了必备的消毒鞋底机、紫外线消毒器外,更需要注意的是温湿度计,它能确保实验环境的舒适度。
6. 更衣间仪器设备清单
更衣间的设备看似简单,其实也不容忽视。从普通的衣架、鞋架到紫外线消毒柜,每一样设备都是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的整洁。
7. 微生物培养区仪器设备清单
微生物培养区是实验室的“温室”,设备的运行稳定性至关重要。培养箱、震荡器等设备是标配,而最为关键的,莫过于那台高效的高速离心机,它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了坚实基础支持。
8. 细菌鉴定及药敏区仪器设备清单
在细菌鉴定及药敏区,精准的设备是研究的保障。除了常见的显微镜、离心机外,最为重要的是细菌培养箱和生物安全柜,它们确保了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9. 镜检区仪器设备清单
镜检区是微生物实验室中的“审判台”,设备的精准性决定了结果的可信度。除了显微镜、染色仪等基础设备外,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镜检系统,它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误差。
通过逐一了解微生物实验室各功能区的仪器设备清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看似普通的设备,却是科学研究的默默助手,为我们揭开微生物世界的神秘面纱。每一台仪器背后都有着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它们共同构成了微生物实验室这个科学殿堂的精密机器。希望在未来的科学探索中,这些仪器设备能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科学前沿的不断突破。

实验室实景3
 

无菌实验室管理制度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

1. 无菌室内部建筑基本要求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

(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1500px、高1000px、厚750px,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

(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安装在外室中央。

(3)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盛有来苏儿水的瓷盆和毛巾、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等。

(4)内室应有酒精灯、常用接种工具、不锈钢制的刀、剪、镊子、70%的酒精棉球、工业酒精、载玻璃片、特种蜡笔、记录本、铅笔、标签纸、胶水、废物筐等。

3. 无菌室的灭菌消毒

(1)薰蒸:这是无菌室彻底灭菌的措施。无菌室使用了较长时间,污染比较严重时,应进行薰蒸灭菌。可用甲醛、乳酸或硫磺薰蒸。

(2)喷雾:在每次使用无菌室前进行。喷雾可促使空气中微粒及微生物沉降,防止桌面、地面上的微尘飞场,并有杀菌作用。可用5%石炭酸喷雾。

(3)紫外线照射:在每次使用无菌室前进行。紫外线有较好的杀菌效果。通常应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60min。

4. 无菌室工作规程

(1)无菌室灭菌。每次使用前开启紫外线灯照射30min以上,或在使用前30min,对内外室用5%石炭酸喷雾。

(2)用肥皂洗手后,把所需器材搬入外室;在外室换上已灭菌的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戴好口罩,然后用2%煤酚皂液将手浸洗2分钟。

(3)将各种需用物品搬进内室清点、就位,用5%石炭酸在工作台面上方和操作员站位空间喷雾,返回外室,5~10min后再进内室工作。

(4)接种操作前,用70%酒精棉球擦手;进行无菌操作时,动作要轻缓,尽量减少空气波动和地面扬尘。

(5)工作中应注意安全。如遇棉塞着火,用手紧握或用湿布包裹熄灭,切勿用嘴吹,以免扩大燃烧;如遇有菌培养物洒落或打碎有菌容器时,应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包裹后,并用浸润5%石炭酸的抹布擦拭台面或地面,用酒精棉球擦手后再继续操作。

(6)工作结束,立即将台面收拾干净,将不应在无菌室存放的物品和废弃物全部拿出无菌室后,对无菌室用5%石炭酸喷雾,或开紫外线灯照射30min。

实验室实景4
 

培养实验室设计规范


1. 培养室的设置

(1)培养室应有内、外两间,内室是培养室,外室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大,以利于空气灭菌,内室面积在3.2*4.4=14m2左右,外室面积在3.2*1.8=6m2左右,高以2.5m左右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分隔内室与外室的墙壁上部应设带空气过滤装置的通风口。

(3)为满足微生物对温度的需要,需安装恒温恒湿机。

(4)内外室都应在室中央安装紫外线灯,以供灭菌用。

2. 培养室内设备及用具

(1)内室通常配备培养架和摇瓶机(摇床)。常用的摇瓶机有旋转式、往复式两种。

(2)外室应有专用的工作服、鞋、帽、口罩、手持喷雾器和5%石炭酸溶液、70%酒精棉球等。

3. 培养室的灭菌、消毒 同无菌室的灭菌、消毒措施。小规模的培养可不启用恒温培养室,而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

实验室实景5
 

订购:微生物实验室设计规范